锦润青城 366㎡ x 青城山畔的复古美式宅居,悠然开启惬意度假模式
青城山畔的复古美式宅居,悠然开启惬意度假模式
本项目位于都江堰青城山下,坐拥青城山的幽静与自然。 青城山,以其幽静深远的山林、清新宜人的空气闻名于世。每当疲惫之时,人们总向往能在这里找到一份超脱尘世的宁静。而本项目的设计,正是基于这样的生活向往与情感需求,力求在尊重自然的同时,满足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。 在设计理念上,我们尊重了自然的原始韵味与居住者的实际需求,将两者巧妙融合。空间布局上,我们注重开放性与私密性的平衡,确保每个角落都能享受到青城山自然幽静的氛围,同时保有足够的私密空间,让居住者能在这里彻底放松身心。 材质的选择上,我们大量采用木材、石材等,让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和谐统一,营造出一种回归自然、拥抱自然的氛围。同时,现代家居设施的融入,又确保了居住的舒适与便捷。 光线与影的运用,也是本次设计的一大亮点。大面积的艺术窗,将室外的四季风光尽收眼底,同时也让自然光充分洒入室内,营造出明亮而温暖的居住环境。夜幕降临时,柔和的灯光与窗外的星光交相辉映,为居住者带来如梦如幻的度假体验。
踏入一楼,首先闯入视野的是那三组蒂凡尼玻璃窗户,它们就像一本本无声的日记,每一道色彩、每一处笔触,都藏着屋主的生活点滴与情感故事。
日光肆意倾洒,穿透五彩玻璃,在屋内勾勒出如梦似幻的光影。在客厅的沙发上,光影会随着时间慢慢移动,坐在那儿看书时,就像置身于一个会变幻的艺术空间,宁静又温馨。
阳光渐盛时,斑驳光影在家具、摆件间跳跃,组合成灵动画面。光影丰富了空间层次,也为日常家居添了不少乐趣。
鉴于青城山下湿气重,一楼设计在防水上下足功夫。地面、墙面的每个细节都严格把关,保障居住的舒适与安全,让家既实用又安心。
1F · 客厅
推门即见苔藓绿艺术涂料从地面延伸至挑空区,与彩釉夹胶玻璃形成色彩对冲。这种配色策略暗含视觉引导机制——深色火山岩壁炉作为轴线终端,通过材质明暗差构建起空间透视骨架。
纵向贯穿两层空间的楮皮纸灯组打破常规照明逻辑。在黄昏时段自动生成琥珀色光晕矩阵。夜晚来临,灯光透过和纸倾泻,客厅就笼罩在温馨浪漫的光影之中,让人像是在疗愈自己。
1F · 书房
客厅对面的书房,就承载着美式复古的独特韵味,成为家人间情感交流的温馨一角。
摒弃传统客厅围绕电视的布局模式,空间被重新整合,变得更加多元丰富。书房与客厅不再界限分明,二者相互渗透,共同构建起开放且互动的家庭休闲区域。
美式复古的独特气息便萦绕身旁。书房里,木质家具搭配复古摆件,暖黄色灯光倾洒而下,营造出安静又舒适的氛围。客厅与书房的布局独具匠心,在视觉上形成流畅的衔接与互动,彼此呼应,共同勾勒出满是温馨回忆的家园。
1F · 餐厅
餐厅里,最吸睛的当属那张圆桌。它不仅有着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,还能让我们招待更多客人,大家围坐在一起,空间也不显得局促。而且,圆桌没有尖锐边角,减少了用餐时不小心碰撞的尴尬,让用餐氛围轻松又自在。
餐厅旁边的那扇红色艺术折叠门也是一绝。这扇门能 180 度完全折叠,一下子就把室内和室外打通了。打开门,室外的凉亭美景直接映入眼帘,吃饭的时候就像被大自然环抱,宁静又惬意,感觉每一口饭都吃得更香了,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生活的仪式感 。就像周末的慵懒早餐,沐浴着阳光,看着庭院景色,简单的食物也变得格外美味。
1F · 厨房
家的每寸天地,都藏着居住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,餐厨区域更是如此。它既是日常烹饪、用餐的地方,也是家人朋友围坐聊天、分享生活的温馨角落,兼具饮食与情感交流的双重功能。
双动线布局,让餐厅、储物柜、早餐厅、厨房和卫生间之间形成流畅的洄游通道。行动特别便利,还能在不同区域间轻松切换,丰富了日常的生活体验。
餐厨区的蒂凡尼玻璃窗户十分吸睛。阳光透过彩色玻璃,在空间里洒下斑斓光影,让整个区域充满美式复古的独特韵味。
天花和墙体的设计也独具匠心,它们有着细腻纹理,随着光线变化,塑造出丰富的层次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就像住在一个立体艺术空间,满满的 “old money” 格调,惬意又舒适。
绿色墙面搭配复古色系的柜体、门框,营造出温馨质朴的美式家居氛围。
1F · 早餐厅
清晨的阳光刚刚爬上窗棂,咖啡的醇香已顺着流畅的动线飘向餐台,这个被木质纹理包裹的晨间剧场,正在上演当代人的《早餐俱乐部》。
藤编吊灯筛落的晨光,在橄榄绿墙面上写下朦胧诗,卡座区微微内收的弧线,恰似母亲环抱婴孩的臂弯,那些带着露水记忆的蔬果,在石英石台面铺陈成印象派静物画。
折叠窗将庭院绿意装裱成移动画框,风穿过格栅时的沙沙韵律,正在为吐司抹酱的声响打节拍,陶土器皿的拙朴肌理,与玻璃器皿的通透质地,在晨光中达成美学和解。
1F&2F · 楼梯
楼梯作为连接不同楼层的交通枢纽,其实用性与美观性同样重要。然而,原始的楼梯设计往往因坡度陡峭、宽距狭窄而让人望而却步,不仅使用体验不佳,更难以融入整体家居美学。
新楼梯可不止好看,使用起来舒适度直线上升,上下楼轻松多了,安全性也大大提高。17°黄金倾角的螺旋轨迹里,藏着人体工学的温柔隐喻。防滑纹路正将安全感篆刻进每寸肌理,那些被数控弯折的钢骨,在夜色中舒展成天鹅颈项的弧度。
光的赋格在深夜悄然上演,柔光从踏缝渗出,漫过胡桃木纹,为加班的丈夫织就银河阶梯。
2F · 女儿房
二楼原本规划为儿子房和女儿房。不过女儿常年在国外留学,回家次数少,衣帽收纳需求不大。于是,一个大胆创新的改造方案应运而生:把女儿房空间缩小,打通 1.1 米楼板,增设小挑空。这一改变,让女儿房、二楼起居室和客厅之间,视线、光线还有家人互动都变得紧密起来。
踏入改造后的女儿房,瞬间眼前一亮。设计灵感源自度假酒店,处处透着舒适与惬意。拱门搭配造型柱,巧妙划分功能区,还在视觉上营造出空间连通的感觉,既保证了各个区域独立,整体又显得通透不逼仄。
自然光线肆意在屋内穿梭,随着窗帘飘动,投射下斑驳光影,仿佛给空间注入了生命力。这时,你会感觉仿佛不是在家,而是身处海边度假别墅,尽享宁静与悠闲。就像周末午后,阳光洒在窗前书桌,翻开一本书,沉浸在惬意时光里。
女儿房的卫生间采用三分离设计,洗浴、如厕和梳妆区域各自独立。日常使用方便不说,整个空间还充满流动感,不管是走动还是光线照射,都毫无阻碍。比如早上赶时间,一个人在洗漱,另一个人也能在梳妆区快速整理妆容 。
2F · 儿子房
除了满足寝居、收纳与基础的卫浴功能外,设计师在儿子房的窗边增加了一个浴缸空间,这不仅让空间变得更加丰富有趣,更让儿子在沐浴时能够享受到窗外的美景和自然光线。开放式格局的运用,将自然与室内完美融合贯通,满目的绿意被巧妙地引入室内,为空间注入了无限生机与能量。
为了在保证寝居与浴缸两个功能区域互不干扰的前提下,实现光线的相互穿透,设计师采用玻璃砖作为隔断。既保证了良好的透光性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空间的局促感,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通透宽敞。
2F · 起居室
二楼起居室位于两个卧房之间,巧妙地延续了整体空间的原木与翠绿色调。这种色彩搭配不仅让空间更加和谐统一,还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氛围,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,感受大自然的怀抱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空间的舒适感,设计师精心挑选了一款极简意式的沙发。这款沙发线条简洁流畅,坐垫柔软舒适,无论是日常小憩还是与亲友畅谈,都能为您带来极致的舒适体验。沙发的材质与色彩也与整体空间完美融合,彰显出品质生活的独特魅力。
此外,设计师还注重细节的处理,从照明布局到家具摆放,都力求达到完美的效果。整个起居室在光影的映衬下,显得更加温馨宜人,成为家中的一处宁静港湾。
3F
当我们踏上三楼,一个集主卧、健身房、桑拿房、洗衣区及休闲区于一体的奢华空间展现在眼前。
健身房与桑拿房的配备,则彰显了屋主对健康生活的追求。无论是挥洒汗水的健身时刻,还是享受桑拿带来的身心放松,这个空间都能满足屋主的需求,为他们打造一个私密的休闲胜地。
洗衣区的设置也考虑得十分周到,既方便了日常衣物的清洗与整理,又保持了整体空间的整洁与美观。而休闲区则是屋主放松身心、享受悠闲时光的理想之地,无论是品茗阅读还是欣赏窗外美景,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与舒适。
3F · 主卧
住在顶楼,层高就是天然优势。利用这一点,主卧有了独特的斜面屋顶设计,整个空间层次感一下子就起来了,个性满满。
墙面颜色不再是之前的翠绿,换成了质雅中性色。这一换,美式复古格调的优雅就凸显出来了,还让房间多了几分宁静温馨。就像周末的午后,窝在这样的房间里看书,惬意又放松。
根据屋主的要求,主卧功能布局也有了大调整。寝居空间没占太大地方,更多空间用来优化卫生间。现在屋主夫妻使用时,空间宽敞又舒适,居住体验大幅提升。比如早上两人同时洗漱,也不会觉得拥挤。
盥洗台用的是红色石材,天然纹理和温润光泽,独特又好看。石材耐磨,用很久都没问题。红色热情有活力,和主卧整体设计搭配得恰到好处。清晨阳光洒进来,照在盥洗台上,那抹红色特别亮眼,整个空间都充满生机。这盥洗台可不只是实用,更像是提升空间品质的艺术品。
空间规划
SPATIAL PEANNING
1F
2F
3F